Tuesday, April 11, 2023
17000人編製的美軍師,為什麼戰損超3000人就攻不動了?
戰爭中,一支部隊能承受的傷亡率是衡量其戰鬥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古代軍隊與近代軍隊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承受傷亡率的程度不同,前者往往承受不住10%的傷亡率,而後者卻靠著嚴格的軍紀及訓練,承受傷亡的程度會大大提升。
國內的一些文章中稱,美軍傷亡30%就是殘廢級別,傷亡60%就是喪失戰鬥力的程度,很多朋友可能覺得這有點誇張了。
說傷亡60%就喪失戰鬥力了,那剩下40%的人是幹啥的?傷亡30%就殘廢了,難道活著的70%是廢物?
實際上,產生這種疑問的的一大原因是大家潛意識地認為一支建制部隊中的軍人都是戰鬥人員,而實際上戰鬥人員,尤其是一線戰鬥人員在一支部隊中是有一定比例的。
真實作戰中,一線戰鬥人員的傷亡是最大的,其所佔部隊總人數的比例雖然並不一定很高,但是戰鬥人員出現大規模損傷,那麼幾乎就是宣告了部隊戰鬥力尤其是進攻戰力的喪失。
舉個例子,很多人潛意識地認為步兵師基本上都是步兵,至少人人都應該有一支步槍,但實際上一個步兵師真正裝備的步槍數是多少呢?
以全面抗戰初期完成編製的國軍中央軍調整師(即民間所謂的德械師)為例:
89師全師總兵力為11000餘人,但只裝備了中正式步槍4500支。其餘人員中一部分裝備了手槍,一部分是輕重機槍手、迫擊炮機關炮炮手,另外有相當的人員是徒手兵,主要負責勤務方面,而非戰鬥。
而在日軍的師團中,滿編兵力超過20000人,但裝備的步槍數量也只有9000多支。
在當時那種作戰條件下,步槍兵損失的程度高低直接影響到一支部隊戰鬥力發揮的程度。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問起志願軍老兵對美軍的評價,基本上都會提兩點:
第一:美國空軍威脅太大了,美軍炮兵炮彈太多了,美軍火力太猛了;第二:美軍戰鬥意志不行,步兵不敢近戰,近距離交戰完全不是我們對手。
而以傷亡率來看,滿編17000餘人的美軍步兵師,其在進攻作戰中往往傷亡3000多人就不得不撤出戰鬥,以傷亡率而論損失20%就要退出作戰,似乎印證了美軍戰鬥意志的薄弱。
其實,我們看看美軍步兵師的構成就明白了,美軍為什麼傷亡這點人就打不下去了。
當時,美軍的步兵師編製是在二戰末期編製基礎上的強化,其僅下轄3個步兵團,但是卻擁有規模龐大的配屬部隊。
師級就配置了1個155毫米炮兵營、3個105毫米炮兵營、1個防空炮營、1個坦克營。另有工兵營、補給營、補充營、偵察連、通信連、軍械連、突擊連、憲兵隊、醫療隊,甚至軍樂隊。
師級附屬部隊的兵力超過了7000人,而3個步兵團兵力總共不到10000人。
而美軍的步兵團團直屬炮兵連、坦克連和勤務連;下屬的3個步兵營每營直屬1個裝備迫擊炮、反坦克炮和重機槍的火器連;每個營下屬的3個步兵連中每連除3個步兵排外還有一個裝備火器排。
不難看出,即便是美軍的步兵團一級,也是很注重火器配置的。而且其中很多武器並不能跟著步兵衝鋒去,這樣來看美軍步兵師可承擔一線突擊的步兵其實也就6000人左右。
在朝鮮戰場上,由於志願軍重火力遠弱於美軍,而且空中力量對比更加懸殊。因此陣地戰時期,我方難以對美軍師級的附屬部隊構成大量而有效的殺傷,消滅的主要是美軍的步兵。
而在陣地戰中,步兵的消耗是極大的。
美軍一個師中的這6000名突擊兵只要傷亡2000人,其編製就相當殘破了;如果傷亡3000人,很多班排就到了快要全滅的地步。
這時候,如果不後撤補充,那麼即便是戰後補充完新兵,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恢復也是極困難的。
如果硬著頭皮打下去,那麼只能將勤雜兵或技術兵補入步兵部隊,但這些兵突擊力弱,而且有的技術兵消耗後更難補充。
因此在朝鮮戰場的陣地戰中,美軍一個師常常在傷亡超過3000人後便會退出戰鬥,轉入防禦或休整狀態。由於防守作戰,大量技術兵或者勤雜兵也可參戰,因此其即便是轉攻為守後依然是可以勝任的。
但如果在一次作戰中傷亡遠大於3000人,那麼美軍就要撤到戰線後方進行整補了(如第二次戰役後的美軍陸戰1師和步兵第2師)。
美軍在作戰中發現與志願軍交鋒,步兵損傷太大的問題後,想出的解決方案是在美軍師中大量編入韓國步兵。
如美軍第7步兵師在上甘嶺戰役時,美軍人員為17864人,但編入的韓軍有1882人;另外還指揮著近2100人兵力的衣索比亞營和哥倫比亞營。
作戰中,配屬部隊和韓軍步兵先上陣,前者有一定消耗或後者消耗大部之後,美軍步兵上陣。儘管如此,美7師在上甘嶺戰役中的實際損失也超過了3000人,打光了自己近一半的步兵。請注意這一數字是純美軍,不包括編入美軍的韓國兵,因為美軍向來不怎麼統計編進來的韓軍傷亡。
也真是因為美7師自己的步兵損失慘重,才不得不退出戰鬥,由韓軍全部承擔了上甘嶺的攻防作戰,美軍自己轉而提供炮兵及航空兵支援。而韓2師採用隨打隨補的機制,反正美軍也不在乎韓軍戰後能否快速恢復戰力的問題。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正常編入美軍師的韓國兵通常為每個師2500人左右,為純步兵。其美其名曰彌補美軍步兵的不足,但實際上作戰的時候這批人是最先拿上去消耗的,其甚至有個專屬名詞叫KATUSA。
這實際上給志願軍的戰果統計造成了一定混亂,交戰對方為美軍番號,消滅的很多美國兵實際上是KATUSA。但這部分人在美軍這邊,很多時候都不統計,因此一些戰鬥對比兩邊戰報數據的話就會出現差異。
而由於KATUSA消耗很大,韓國人也不清楚這部分人到底編入美軍多少,又傷亡了多少,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
當然了,即便是KATUSA消耗完了,美軍自己也是要上的。但是我們也說過了,當時的志願軍近戰不怵任何敵人,美軍步兵並非志願軍對手,因此即便是有韓國炮灰消耗,美軍步兵的損失也很大。
因此美軍經常打著打著就打不下去了,但是其損失較小的重炮和坦克部隊還照樣可以打下去。因此,志願軍老兵中關於美軍火力猛但是打仗不行(指面對面交鋒)就可以理解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大陸電影-狙擊者2
女特警狙擊手宋念與隊友並肩一起,與鉆石押運車劫匪展開激戰,特警隊隊長韓松雷為保護隊友身受重傷。宋念化悲痛為力量,隨後與劫匪槍手蘇雪、奸商張貌倫展開智勇鬥爭,終於揭開鉆石劫案背後的陰謀,並將匪徒繩之以法。 台灣甜心真人裸聊 同城美女視頻聊天室 寂寞交友富婆聊天室 美女主播...
-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鍾一,無授權禁轉!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任何發動不義戰爭的侵略者都是殘暴的。日寇的嗜血濫殺,更是空前的。僅就鎮江而言,早在淪陷之前,鎮江人民在日寇戰機的狂轟濫炸之下,死傷慘重。 1937年10月13日下午時分,6架日寇戰機突然飛抵鎮江上...
-
東宮在古代有兩個含義一、指太子所居之宮殿,二、直接指皇太子。由此可見,東宮以說是權力的象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在那個專制的時代,東宮體制可以長久存在嗎?答案自然是絕對不可能的。東宮體制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發展,從一開始的被扶持到後來的被打壓。而這個變化的背後隱藏的是皇權與儲君利益...
-
中國古代是強盛和衰敗相互交替的歷史,由於統治腐敗導致的朝代更迭比比皆是,得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如何保住半壁江山永遠是統治者不斷學習和改進的一門功課。通過歷史的各種案件,我們發現對人才的尊敬和愛戴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統治者穩定政局,保天下富強和太平。比如周文王親自做車夫拉了姜太公8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