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1, 2023
「開皇樂議」:中國古代雅樂與清樂之爭,為何引起統治者注意?
音樂是聯繫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橋樑,哪怕語言不通,膚色不同,只要能共享同一首音樂,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信任。中國古代對於音樂的重視,可以說是冠絕諸多藝術形式,只有文章能與之並列。
中國古代儒家所講究的「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中,就包含著音樂。將君子六藝拆開來看,其中只有禮、射、御、書、書都是服務於現實生活的,只有「樂」是關注人們精神世界的,由此可見古人對音樂的重視。
這種重視還體現在古代王朝對於正音雅樂的追求上,所謂的正音雅樂,就是在國家祭祀之時奏響的音樂,他不僅關乎著一個國家的禮儀,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擁有純正的雅樂,更是成為王朝合法性建設的重要支柱,只有那些掌握著純正雅樂的王朝,才可以說是得到了王位合法的傳承。
隋朝開皇年間的「開皇樂議」,就是關於雅樂的一場正統之爭。
一、 隋文帝結束南北朝分裂的局勢,急需一種能夠加強自己王朝合法性建設的雅樂,而當時使用的雅樂又是傳承自少數民族建立的北周,不能滿足隋朝統治者的需求楊堅畫像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建立大隋朝,其後八年,於589年平滅南方的陳國,中原大地總算結束了長達百年的南北分裂,重新歸於統一。
王朝建立以後,隋文帝積極回復民生,國內統治逐漸安定下來以後,他開始加強政權的合法性建設,因為隋朝並不是農民起義推翻之前的北周政權的,楊堅本質上是通過外戚擅權的方式坐上皇位的,所以政權的合法性建設,對於新生的隋朝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而要加強政權的合法性建設,就必須在各方各面都讓大家認可你這個政權的正統地位,這時候祭祀天地用的雅樂問題,就顯示了出來。
隋朝建立的時候,剛好經歷過長達百年的戰亂,邊疆少數民族多次入侵,與中原文化的交流加速,在隋朝原本的雅樂之中,包含著大量外族音樂元素,這當然不能讓人信服,你自稱自己的王朝是華夏正統,卻連祭祀天地祖先用的音樂都是外族人的,怎麼能服眾呢?
在此基礎之上,大隋王朝的雅樂建設,就成為當務之急的事情了,隋文帝命令當時的太常卿牛宏等人休整雅樂,但一直不能成功,隋文帝為此非常生氣。
《隋書》之中記載,隋文帝曾生氣的對牛宏等人說:
「朕受天命七年,樂府猶歌前代功德邪?」
我都當皇帝七年了,國家祭祀音樂還用的是前朝的音樂,關鍵前朝音樂如果是漢族的就罷了,北周政權還是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這豈能忍受?
於是隋文帝下詔,在朝野內外尋求懂音樂的人,就不信偌大一個國家,還找不到幾個能休整祭祀音樂的人才。
其後很多人上書言及此事,想要為隋文帝解決這個煩惱,然而大家眾口難調,各有各的說法,還是不能達成統一,這也就是「開皇樂議」的由來。
二、 經過長時間的僵持之後,隋文帝從自己喜好出發,確定了「黃鐘一宮」雅樂基礎,結束了這場關於雅樂的議論
只是一個祭祀用的音樂,為什麼這麼難以確定,非要一堆大臣討論好幾年還不得結果呢?
《隋書·音樂志》記載:
「開皇二年,齊黃門侍郎顏之推上言:『禮崩樂壞,其來自久。今太常雅樂,並用胡聲,請馮梁國舊事,考尋古典。』高祖不從,曰:『梁樂亡國之音,奈何遣我用耶!」
大概意思就是說有個叫顏之推的大臣上書,說咱們漢人的禮儀和音樂被破壞已經很久了,現在重新建立了王朝,有專門的音樂機構負責此事,應該按照梁國的例子,在古典典籍之中尋找,確立祭祀用的雅樂。
隋文帝還是不高興,說梁國用他們的祭祀音樂,最後都滅亡了,你怎麼還讓我用他們的音樂了,還是再考慮考慮其他的吧。
顏之推畫像
顏之推在那時可是個名人,他是孔子的弟子顏回的後裔,就是那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的顏回,連孔夫子都誇的弟子。
實際上人家顏之推說的不是沒有道理,自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衣冠南渡之後,漢族純正的雅樂,確實是被梁國繼承了,奈何隋文帝嫌棄人家不吉利,不愛用,那也只能再繼續研究了。
由此你就能看出,所謂的「開皇樂議」遲遲定不下來,實際上是隋文帝這個門外漢胡指揮,完全憑藉著自己的想法做事,說是要漢族的雅樂,但他還得讓這個雅樂聽他的。這就好比前段時間網上那個讓「畫出五顏六色的黑」的段子一樣,黑色幾千年來就在那裡放著,可是人家覺得不行啊,那你有什麼辦法。
那麼這個問題最後怎麼解決呢?說起來有點好笑,最後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叫何妥,他是個西域商人的後代,他給皇帝上了一道奏摺,其中說了這麼一句:
「黃鐘者,以像人君之德也。」
隨文帝一聽,這說的對啊,所謂黃鐘大呂,「鍾」自古以來就是天子的音樂,就它了。於是決定以黃鐘作為整個雅樂的核心,即後來的「黃鐘一宮」的說法。最核心的樂器定下來了,糾纏了好幾年的開皇樂議,也就由此而結束了。
三、 「開皇樂議」最終以 「黃鐘一宮」作為雅樂的基礎,符合祭祀音樂的特質,同時大討論加速了民族音樂的融合,增強了民族凝聚力
前文從統治者的角度說了隋文帝楊堅為什麼要堅持修正自己的雅樂了,接下來僅從音樂的角度,簡單的聊聊為何隋朝必須要修改雅樂的意義。
南北分裂以後,北方常年為邊疆少數民族所統治,傳統的王朝雅樂已經被胡音所代替,而南方所在的陳王朝偏居一隅,其音樂雖然傳承自雅樂,但在江南煙雨的侵蝕下,已經逐漸演變成清樂。
所謂的清樂和雅樂,說起來很複雜,但是簡單粗暴的理解一下,雅樂就是交響曲,國家大殿的時候所用的宏大音樂,清樂就是民間流行曲,雙方在音調音階上都有不同。
按照中國古代「宮、商、角、徵、羽」的五音劃分,雅樂主要以「宮」音為基礎,而清樂則以「角」音為基礎。換成現代樂譜中的名詞,就是雅樂以1(dao)為基礎,清樂以3(mi)為基礎。
對音樂不熟悉的人可能很難區分這兩者的差別,可以用兩首兒歌代表一下去理解。兒歌《小燕子》,就是那首「小燕子,穿花衣……」的兒歌,是宮調式音樂。而另一手兒歌《春天在哪裡》,則是以「角」音為主調的音樂。
仔細聽這兩首歌曲,就能分辨出宮調音厚重大氣,和緩悠揚,而角調音明快婉轉,變化豐富。作為一個國家的雅樂,是要在祭祀的時候用的,這個時候用清樂顯然不太合適,而改成宮樂,則要好很多。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將,雖然隋文帝和何妥這兩人一個任性,一個根本就是外族人,但在眾多其他大臣的調整下,也算是歪打正著,以「黃鐘一宮」作為基礎,就是以宮調音做基礎,是符合祭祀用樂的樂禮的。
雖然隋文帝辛苦一番也沒能讓隋王朝長久下去,僅僅幾十年就被唐朝取代,但他關於雅樂的這種修正,無疑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存下繼承。
同時,在「開皇樂議」之中,各種胡樂、清樂等非正式場合所用的音樂,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接受,最終加速了中國古代各民族音樂融合的過程。
正如前文所說,音樂是溝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橋樑,各民族之間,上層的雅樂和下層的俗樂之間的這紅融合,無疑對加速民族團結,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的。
四、結語
「開皇樂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關於雅樂純正的一次罕見規模的大討論,其建立在南北朝分裂,多年的戰亂使秦漢文化與其後的唐宋文化出現斷層的基礎之上。
從本質上來講,封建統治者代表隋煬帝重視音樂的問題,實際上是重視自己王朝的合法性建設,並非是像後世的唐玄宗李隆基那樣真的喜歡音樂。但從效果上來講,隋文帝歪打正著,建立了「黃鐘一宮」的雅樂體系,實際上是在符合中國古代雅樂樂理之上的發展繼承。
同時,隨著「開皇樂議」而進行的對於全國音樂的大討論,又促使當時各民族,各階層的音樂融合,從而加速了中國古代民族文化融合的過程,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可謂是功在千秋。
參考文獻:
《禮記》
《隋書·音樂志》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大陸電影-狙擊者2
女特警狙擊手宋念與隊友並肩一起,與鉆石押運車劫匪展開激戰,特警隊隊長韓松雷為保護隊友身受重傷。宋念化悲痛為力量,隨後與劫匪槍手蘇雪、奸商張貌倫展開智勇鬥爭,終於揭開鉆石劫案背後的陰謀,並將匪徒繩之以法。 台灣甜心真人裸聊 同城美女視頻聊天室 寂寞交友富婆聊天室 美女主播...
-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鍾一,無授權禁轉!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任何發動不義戰爭的侵略者都是殘暴的。日寇的嗜血濫殺,更是空前的。僅就鎮江而言,早在淪陷之前,鎮江人民在日寇戰機的狂轟濫炸之下,死傷慘重。 1937年10月13日下午時分,6架日寇戰機突然飛抵鎮江上...
-
東宮在古代有兩個含義一、指太子所居之宮殿,二、直接指皇太子。由此可見,東宮以說是權力的象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在那個專制的時代,東宮體制可以長久存在嗎?答案自然是絕對不可能的。東宮體制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發展,從一開始的被扶持到後來的被打壓。而這個變化的背後隱藏的是皇權與儲君利益...
-
中國古代是強盛和衰敗相互交替的歷史,由於統治腐敗導致的朝代更迭比比皆是,得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如何保住半壁江山永遠是統治者不斷學習和改進的一門功課。通過歷史的各種案件,我們發現對人才的尊敬和愛戴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統治者穩定政局,保天下富強和太平。比如周文王親自做車夫拉了姜太公8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